下面我们将回顾本次活动的三大议题,锚定出海众筹营销关键。虽不足以展现近3个小时热烈讨论的全貌,但希望可以带给大家一些启发,也欢迎各位在评论区与我们交流!
从趋势看机会
探讨2025消费硬件趋势
在首期「造浪者」聚会的趋势投票环节,40+创业者与投资人从“正在做”或“看好”的角度出发,选出他们心中的2025消费硬件潜力赛道,其中机器人(人形/宠物/庭院等)、运动健康、智能家居、AI眼镜(AR/VR)等领域备受关注。
大家不仅能从海外众筹平台上的百万金额爆品中洞见热门趋势,也与技术成熟度、消费者接受度和市场需求息息相关。本次活动有数位智能眼镜创业者参与,对于目前大热的智能眼镜赛道,大家普遍觉得仍有许多需求场景的空白可以入局,对于整体的市场空间潜力也抱着比较乐观的预期,但对于智能眼镜的量产交付可能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各位玩家还需注意把交付做好落地。
H³Future心立方创新研究院创始人及Kickstarter中国区首席战略代表&高级顾问彭奕亨则谈到,无论是AI眼镜还是硬件类产品,不要为了融入AI去做产品,首先要做好产品本身。
产品需回归 “解决真实问题” 的本质,而非单纯堆砌科技概念。我们应“以用户需求为锚点”,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迭代产品,将“科技感”转化为 “可感知的价值”。
用户调研&产品定义&市场预测
揭秘爆品打造思路
一位做激光雕刻类产品的创业者分享:自己从海外目标用户痛点出发,反向优化产品功能。通过抓取电商平台用户评论,以及在自己的私域社群做用户调研,以此获取用户反馈和洞察需求尚未被满足的机会点,融入到产品的研发迭代中。更有甚者,团队直接在目标市场生活一段时间,站在用户的角度,去寻找和理解用户实际痛点和需求。
针对这一话题,山行资本董事总经理任总举出实例,他们投资过的公司是怎么做前测的?譬如,Anker早期通过亚马逊平台精准市场定位和需求,再形成了技术驱动的创新体系,每年将营收的7%投入研发,形成“改良式创新+核心技术突破”的双轨路径,进而通过实时监测销售数据调整产品策略,采用“线上平台主导+线下渠道渗透”模式形成全球化全渠道布局。
Anker的成功步骤有一定借鉴之处,但也不适用于所有品牌。有人认为,这样的方式更适合预算充足、产品相对成熟、数量多且稳定的品牌,建议初创团队还是可以尝试去海外生活一段时间或者去和海外用户交流,实景体验本地目标用户的需求场景,进而做出针对化方案。
全渠道?本土化?
DTC线上线下营销玩法